今天费了老半天劲,终于把WP从甲骨文云的x86虚拟机迁到arm虚拟机上了,原来的的感觉已经跑不动了,现在换成了4核24G内存的新家,大概以下几个操作:

  1. 数据库的迁移,arm没有原生mysql5.7的docker镜像,所以mysql5.7迁到mysql8.0有点费劲
  2. 证书自动更新的certbot也需要重写
  3. wordcloud不兼容,原来的python和包都太老了,还好有ai,代码改起来不算费劲

终于arm的虚拟机可以干点正事了,要不然白瞎了这么高的配置

注:作的想给arm换系统,把引导卷删了,想新建引导卷,结果发现不好新建,跟x86不在一个分区,只能机器删了重建,但是神奇的是凤凰城的arm居然开得出满配的虚拟机,上到ubuntu 24.04。x86上还是ubuntu 16.04,八九年过去了,有点老了。

试一下插件KaTeX

\int_0^1x^2=\frac{1}{3}
x = \frac{-b \pm \sqrt{b^2 - 4ac}}{2a}

反应速度挺快的,效果还可以。后面可以来写课件论文了,哈哈哈。

最近有一批Windows下CTeX的TeX源代码,想挪到苹果上运行,碰到了坑不少,最后一一解决

(1)GBK转UTF-8,在Windows的Ctex套装都是用的GBK编码,而现代的TeXLive (MacTeX)都是UTF-8编码,需要把编码转换过来,Mac下自带编码转换软件iconv

(2)命令连字问题,在Windows下的ctex套装,允许出现”\bf这是重点”这种命令,不加空格可以正常运行,但是到了TeXLive下就认为bf后面都是指令,直接报错,于是需要把\bf和内容之间加空格,但是需要避免把\bfseries这类指令给拆开来,只能采用正则表达式了。其他例如\item \pause命令同样如此。

折腾了半天终于搞了个可用的脚本

cd "$( cd "$( dirname "$0"  )" && pwd  )"
for i in ./*.tex;
do
    iconv -c -f GBK -t UTF8 "$i" > tex.temp;
    sed -i "" -r "s/(\\bf)([^s])/\1 \2/g" tex.temp;
    sed -i "" 's/\\pause/\\pause /g' tex.temp;
    sed -i "" 's/\\item/\\item /g' tex.temp;
    mv tex.temp "$i";
done

直接命名为GBK2UTF.command,chmod+x赋予可执权限,与tex文件放到一个文件下就可以了。当然需要把原来代码里的CJK一类删除,通过\usepackge{ctex}和xelatex方式来支持中文。